對于C形波紋管,子午向膜應力的非線性效應大,環向次之,彎曲應力幾乎不受幾何非線性效應的影響,此外。載荷與位移之間的非線性關系也不明顯。因為從殼的幾何非線性性關系看,彎曲應變關系式本身仍然是線性的,直接的非線性因素是曲率的改變對膜應變的影響。所以彎曲應應力沒有直接的非線性效應,而殼曲率的變化程度將直接影響膜應變力的分布。例如,在正負圓弧的連接處,曲率發生突變,膜應力的變化為顯著。并且,對于在子午面內整體彎曲的環殼,子午向的曲率變化大于環向,因此,子午向膜應力的非線性效應大于環向應力的非線性效應。還可以推斷,由于對于C型波紋管,曲率的突變只是局部的,而局部的的非線性膜應變只產生較小的非線性應變能,因而對整個結構的應變能貢獻不大,即對節點位移的影響不可能大,故彎曲應力的非線性效應不明顯,載荷與位移之間的非線性關系也不明顯。
例2、黎廷新等U型波紋管實驗模型。在已知角位移作用下,應力分布同時列出了有限元線性解、非線性解,中細環殼一般解及實測值。載荷位移關系中也同時列出了多種解法的結果,以便比較。常見的U型波紋管,其環殼較細較剛,環板則較寬較柔。本例中環板的寬度大于1/4圓弧長,占結構的1/3強。因此,模型在變形過程中,有較大的區域曲率發生顯著地變化,在幾何關系中的非線性項不僅直接增加了膜應力的非線性效應,而且對于整個結構的節點位移開始起作用。故一般情況下,U型波紋管非線性效應大于C型波紋管非線性效應。盡管如此,由比較和常識可知,對于常規的波紋管,在實用的范圍內,線性解仍可用。